• 介绍 首页

    大明嫡子

  • 阅读设置
    大明嫡子 第3节
      不过说到底,朱允熥这番计划,只是想让自己能从这皇宫里走出去,如此才能方便自己早做准备,推进计划。
      若是一直被困在这东宫之内,才会让他束手束脚,诸事难办。
      朱棣见朱允熥说出心中的计量,又做思虑。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嫡子,自幼习读兵书,为人举止从容。曹国公李文忠离世之后,继承爵位,在左军都督府办差,也是沉稳有加。
      加之早些年,朱棣也与李景隆多有交情,算得上是一并长大的。要他去朱元璋面前提出这点,再邀那李九江答应,想来倒也不难。
      想到此处,朱棣点头答应:“我这便要去前头,届时自会在你皇爷爷和你父亲面前提及此事。你且安心,若是……若是再有今日之时,你四叔便是放着北平不管,也要回来替你做主!”
      朱棣前半句是真,后半句却是十足的安慰之言。
      朱允熥见朱棣终于答应,脸上一喜。
      “侄儿万谢四叔活命之恩,侄儿往后……”
      朱棣大手一挥:“你且歇着,四叔这就过去。”
      送走朱棣,朱允熥浑身气力一散,软软的躺在了床上。
      今日吕氏的到来,让他心中原有的猜测,少有加重,日后自是要多多防备。
      倒是朱棣的到来,让他多了些腾挪的余地。想必,等朱棣到了朱元璋和朱标面前,提到自己的事情,也不难通过。
      往后,自己便要借着能出宫的机会,早做准备,该报的仇要报,该改变的事情要改变。
      想着想着,朱允熥便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直到宫中御医姗姗来迟,方才被惊醒。
      饶是如此,朱允熥直到日落月升,也未曾见到传闻之中史上无可争议的皇太子朱标,也就是他的父亲来看他一眼。
      一夜无语。
      待到翌日。
      因昨日身子确实受了惊吓,亦有些着凉,朱允熥起的晚了一些。
      不过一场觉,却也让他没了昨日的昏沉,只觉得神清气爽,四肢灌力。
      看了一眼无人的宫苑,朱允熥凭着记忆,往东宫学堂那边走去。
      按照规矩,每日上午,他都要和朱允炆那崽种还有其他几人跟随朱标请的几位先生学习。
      自己这几日虽有借口不必过去,但他想要见识一下朱允炆那崽种。
      少顷,朱允熥便已到了学堂门前,悄无声息的走进学堂。
      里面正有一名不算年长,大抵四十来岁的先生,照本宣科的讲着课。其下坐着一大一小两名学生,背对着站在屋外的朱允熥。
      朱允熥的到来,只让那先生微微抬头瞧了一眼,神色有些漠然。
      这人,朱允熥认识。
      黄湜(shi),也就是后来建文帝身边三大臣之一的黄子澄是也。
      只见此时,黄湜已然放下手中的书本,颇有些摇头晃脑道:“孔圣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唐孟郊曰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宋欧阳公曰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此般先贤教训,皆以君子持身之正论,当不轻浮,当不争,当与君子同。”
      “尔等皆为我大明宗室,以皇太子血脉居,乃社稷之存。”
      “当读圣贤文章,文持社稷,养浩然仁义气,泽被黎民,居中宫,择贤能。”
      “不可如允熥郡王,争小利,夺小义,浩浩荡诸事漂浮。”
      说及末了,这黄湜方才扫眼站在角落里的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眼底一沉。
      这厮端不是个好人!
      一番长篇大论,除却最末提点贬低自己的言论,全篇借圣贤之言,推崇自己的文持社稷、文官之道,欲让在场宗室子重文官社稷。
      朱允熥当即冷哼一声。
      立马引得前头一直未曾发现自己的朱允炆和不过六岁的朱允熞侧目回头。
      朱允熥却是不理着两个吕氏子,而是看向面浮微怒的黄子澄。
      他言辞犀利:“敢问先生,可是当过皇帝!”
      第四章 黄子澄此人居心不良
      “放肆!”
      学堂上,黄湜已然怒不可止,怒目相视,拍案惊奇,怒视说出先前那句话的朱允熥。
      只见黄湜怒声呵斥:“此乃皇城大内,东宫学堂。便不说尔为大明郡王,在此处也是老夫的学生。岂容尔如此胡言乱语,构陷老夫,诬蔑臣下!”
      这一刻容不得黄湜不激动。
      朱允熥那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言论了。
      真真切切的杀人诛心。
      朱允熥此时目光一沉,脸色瞬间阴森了起来。
      他看着学堂上激愤不已的黄湜黄子澄,淡淡说道:“先生也知吾乃大明郡王?也知此处几人,皆为大明宗室?”
      “先生不过我大明臣子,东宫教习,便言辞振振于君王之道,诡论君王德行,若不是在场众人知晓,外人大抵会觉着,先生才是我大明朝的皇帝了!”
      黄湜表情一愣,张张嘴,方才反应过来,即便他在此地乃是教书的先生,但他眼前的学生都是大明宗室子,皆是洪武皇帝的血脉子孙。
      然而,他仍是愤愤一挥衣袖,冷哼一声:“老夫遵旨入宫教习,注释圣贤文章,教化宗室继承。尔不分青红皂白,诬蔑老夫清清名誉,暗指老夫有僭越之嫌。若尔说不出个道道来,老夫便是冒着被扒了这身朝服,也要去陛下和太子面前,弹劾尔今日诽谤诬蔑之言论!”
      朱允熥哼哼一声,他既然敢说出那样的话,便是早有准备,胸中自有腹稿。
      而对于黄湜黄子澄此人,他本就没有好印象,更遑论还要顾忌对方的感受如何。
      恰是这时。
      东宫学堂外不远处,一行人漫步而来。
      为首之人,身着粗麻,足蹬布靴,脸颊稍圆,虽有些老态,但却不显沧桑,颇为精神。
      在他的身边,另有两人。
      其中之一,便是昨日刚刚奉诏从北平赶回应天城的燕王朱棣。
      而在朱棣身前半步,则是以为腿脚稍有些颠簸,然姿态却暗有威严的中年男子。
      三人已经进了学堂的院子,朱棣最先开口:“倒是让人想不到,允熥那孩子昨日方才落水遇险,今日便不忘仍来学堂,倒是个好孩子。父皇和大哥教训有加,我大明宗室子孙纯孝纯善,当为可喜之事啊!”
      很是难得的,早些年惯会打打杀杀的燕王朱棣,这时候还能如此说话。
      倒是他前头的两人。
      身着粗麻的老者,便是如今的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其身后的腿脚颠簸男子,便是大明朝无可争议的皇太子朱标。
      朱元璋走在前头,哼哼了两声,未曾开口。
      倒是朱标慢了一步,看向自小长在自己身边的老四,笑了笑:“你如今倒是也会说话了,允熥那孩子啊……昨日里忙着议年下孤巡视关中及你北征的事情,耽搁了过去看他。孤倒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不在寝宫歇息,反倒是来了学堂。”
      朱棣乐呵呵的笑着,低眼瞧了下太子大哥朱标。
      心中却是有些疑惑,大哥这些年向来贤明,难道就看不见自己东宫里的事情?
      心下存疑。
      三人已经到了学堂外面。
      这时,便听到学堂里传来了朱允熥的声音。
      朱允熥有条有理,沉声道:“先生先前言及孔圣人、唐孟郊、宋欧阳之言论,学生不敢反驳,此乃千古圣贤之言,天下学子当铭记于心,付诸实际。”
      “然!先生却借古之先贤言论,曰我大明宗室当读圣贤文章,文持社稷,养浩然仁义气,泽被黎民,居中宫,择贤能。”
      “学生对此,颇有些异议,不敢苟同!”
      “更甚,学生虽不才,却觉先生此举,当是在挑动我大明朝堂文武割裂。”
      黄湜见朱允熥如此说,脸色不由阴沉下来,眉目夹杂愤怒。
      他读书数十年,为官多年,又何时被这般小儿指摘过。
      但他仍是强硬开口:“尔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老夫目下便去宫中,面呈陛下与太子知晓!”
      朝廷养天下士子多年,文以取仕,这是国策,黄湜自觉朱允熥说不出个道理来。
      若他当真说出,天下读书人无用的话来,自己便能直接了了对方往后的可能!
      屋外。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听着里头朱允熥的话,都微微有些错愕。
      这是自己那个秉性懦弱的孙子?
      这是自己那个性格内敛的儿子?
      倒是朱棣,站在二人身后,嘴角微微一笑。
      想来这些年里,不论是父亲还是大哥,都对此时屋子里的那个侄儿,看走了眼呀。
      朱棣低声道:“允熥这孩子当真难能可贵啊,学堂之上,也敢与先生辩论,勇气可嘉!”
      朱标当即冷喝一声:“黄口小儿,也敢与先生争论,当真不知先贤文章之大义,狂妄自大,该是敲打一番。”
      朱元璋这时却是回头,瞪了太子一眼,又淡淡的扫了朱棣一眼:“你两都知道允熥那孩子后头要说甚了?便这般肯定?且小些声,朕也要听听,这位孙儿到底能说出个什么来!”
      朱元璋此刻倒是有些期待,朱允熥对黄子澄的言论有何反驳之言。
      而实际上,他是对朱允熥的那句挑动朝堂文武之争,起了兴致,或者说是忌惮!
      这时。
      学堂里,朱允熥已然继续开口:“先生言我等乃为宗室,更是大明宗室继承,却又说我等应当读圣贤文章,文持社稷。敢问先生,此番言论,置兵家于何地,置数十年如一日,戍守边疆,护我大明社稷安危的百万将士于何地!”
      好!
      站在屋外的朱棣,若非有朱元璋和朱标在场,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为朱允熥的这番话喝彩叫好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