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靖安侯

  • 阅读设置
    靖安侯 第994节
      说到这里,他低头喝了口水,静静的说道:“所以这一趟来,贤父子该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太过在意我。”
      听到这里,周元朗再一次皱眉。
      这位钦差,名叫郎德若,周元朗略微查过一些他的消息,知道此人是郎家的长孙,也就是当今昭武帝母族那边的大表哥。
      皇帝把郎家的人派下来,主要是身边实在是缺人手,为了安抚让燕都的那些朱里真人,只能把这个大表哥派出来,到周世忠军中当“监军”。
      这些事情,周元朗原都是知道的。
      再加上昭武帝跟严礼,都先后给他来了私信,他也清楚现在的局势是在向着决战进发的。
      本来,如果朝廷派下来一个有能力,有身份的朱里真人到自家军中任监军,那么这个监军尽管会制约自己父子一部分的权力,但是至少可以代表周世忠所部,去联络即将集结的其他军队。
      尤其是联络朱里真人。
      这样一来,将来打起来的时候,也不至于一盘散沙,可以真正跟沈毅正面碰一碰。
      但是皇帝,偏偏派了这么个病秧子大表哥下来……
      周元朗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并不是朱里真人里就没有可用的人了。
      而是朱里真人之中,可用并且能够取得昭武帝信任的人,着实不多了。
      听到郎德若这么说,周世忠心里非常高兴,举杯向这位钦差大人敬酒。
      周元朗也只能跟着举杯,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钦差大人放心,我大军一定挡住南贼,让南贼不得寸进。”
      郎德若并不关心这些,他看向周世忠,严肃了一下:“大将军,皇上让我转告你一句话。”
      周世忠慌忙站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高的撅起屁股。
      “臣周世忠,接圣谕。”
      周元朗也只能跟着跪下来,叩首行礼。
      郎德若清了清嗓子,对着周世忠开口道。
      “周氏三代为官,朝廷恩典极重,近日燕都,弹劾你父子之文书,如雪片一般,朕力排众议,才得继续重用。”
      “望你父子,不要让朕失望。”
      周世忠跪在地上,低头叩首道,垂泪道:“臣父子,必不辜负陛下厚望!”
      郎德若这才把父子二人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好了,我的差事差不多了。”
      他看着周元朗,开口笑道:“近来读了南朝沈毅的几句诗文,虽大多都是残篇断句,但颇有一些意趣在其中,周兄博览群书,咱们不打扰大将军办差,去讨论讨论诗文如何?”
      周元朗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郎德若,微微低头:“大人吩咐,敢不从命。”
      郎德若这才满脸笑容,对着周世忠打了声招呼。
      “大将军且忙,我与贤弟聊一聊。”
      周世忠微微低头。
      “钦差大人自便就是。”
      周元朗也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神色复杂。
      ……
      另一边,济南城里。
      沈毅刚从前线回来没两天,就在城中,见到了两个熟人。
      河南的两位宪官。
      一位巡抚,一位布政使,二人似乎是一起从建康出发,结伴到了济南。
      正巧沈毅也在济南,因此带着张简一起,亲自在城门口相迎。
      程廷知与陈裕两个人,远远的就下了轿子,对着沈毅遥遥拱手,满脸笑容。
      “沈中丞。”
      “沈中丞。”
      二人先对沈毅行礼,然后看到了沈毅身后的张简之后,又对着张简拱手,笑着行礼道:“张藩台。”
      沈毅与张简,也都是拱手还礼。
      “程中丞。”
      “陈藩台。”
      此时,两位巡抚,两位布政,在这济南城南门口碰了头。
      程廷知与陈裕,看着沈毅的表情,都带着几分感慨。
      尤其是程廷知,他拉着沈毅的衣袖,感慨不已。
      “当年子恒在东南创办市舶司的时候,我便知道子恒你将来,必然前途无量,只是万万没有想到。”
      “这个将来,来的太快了一些。”
      一旁的陈裕也跟着笑道:“抚台,当年下官任江都知府的时候,沈侯爷还是江都的一个童生,如今已经是下官的上官了。”
      沈毅微微摇头,并没有接话,而是笑着问道:“二位受命河南,怎么不去开封,转道到济南来了?”
      “新任开封知府,已经去开封府就职了。”
      程廷知捋了捋胡须,微笑道:“我二人临来之前,陛下耳提面命,要我们主政河南的时候,多多配合子恒打仗。”
      “差不多等于子恒你,一个人节制两省军政了。”
      程廷知与陈裕对视了一眼,都是笑着说道。
      “新官上任,自然要先拜会上司,我与陈藩台商量了一下,就先到济南来拜山头来了。”
      沈毅先是一怔,随即微微摇头,笑着道:“同是巡抚,何来上下级之分?”
      他侧身,做出来了一个请的手势,开口道:“我与张师兄,在城中设了宴,给二位大人接风。”
      “二位请。”
      程陈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不约而同,笑着说道。
      “侯爷先请。”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突来的战事!
      如果是一个跟沈毅不对付的大员,来到河南任河南巡抚,那么多半还真不一定会理会甚至,毕竟沈毅除了身上的爵位稍高一些以外,最高的实职也就是巡抚而已。
      与河南巡抚,并无分别。
      好在老程跟沈毅很熟,而且他很清楚沈毅爬上来的速度快到了何种夸张的程度。
      哪怕是撇开两个人还算不错的私交不提,单从理性角度出发,程廷知也不可能给沈毅使绊子。
      这一次,他跟陈裕两个人,主动到济南来拜山头,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在接下来一任到两任的河南巡抚生涯里,他不会跟沈毅不对付,而是会尽力佐助沈毅北伐。
      四位封疆大吏,在济南一处还算不错的酒楼里落座,沈毅本来是让程廷知坐在首位,被程抚台硬生生推到了主位上落座。
      等他坐了下来,另外三个人才先后落座,坐下来之后,程廷知认真看了看沈毅,笑着说道:“说起来,我已经年过半百了,还是第一回越过淮河,踏足原先归属齐人的地盘。”
      “更奇妙的是,还是到这里来做巡抚。”
      他端起酒杯,敬了沈毅一杯,笑着说道:“这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沈老爷端起酒杯陪了一杯,打趣道:“大陈现有的土地上,除了这河南山东两省,恐怕没有其他省能够容得下中丞你了。”
      程抚台哑然一笑:“的确是这个道理,老夫当年犯了官场忌讳,这天底下除了这些个新归复的地方,其他再没有能容得下老夫之处了。”
      他看向沈毅,由衷的说道:“我在福建两任巡抚期满,本来都已经准备告老还乡了,哪知道到了建康面圣之后,陛下便把我安排到了山东,让我再为朝廷出几年力。”
      “我这把年纪了,还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心中真是高兴的无以复加,走在路上的时候,都觉得身轻体健,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他看了看沈毅,又看了看陈裕,笑着说道:“在座的都是朝廷大员,老夫也就不避讳什么了,子恒你说一说,需要我们怎么配合你?”
      “我与陈藩台,明天就动身返回开封,着手去办河南的差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把河南局势稳定下来,编户齐民,建立地方衙门,推行咱们的洪德通宝,建设学堂,推行科考。”
      说到这里沈毅低头喝了口酒,看向张简,笑着说道:“不过这些事我不熟,还是让我师兄跟二位说一说罢,山东的事情,大多都是他办的,我主要是负责战事。”
      张藩台幽怨的看了沈毅一眼,不过他也不怯场,清了清嗓子之后,开口道:“二位大人,山东河南这两个省,跟咱们南边那些体系健全的省大不一样,在这里做事,头两年乃至于头三年,都要辛苦的多。”
      “譬如说……”
      “原先北齐的衙门官吏,都统统不能再用,地方上的县衙想要重建,可能都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把衙役,主簿,典史之类的差事凑齐。”
      “而这些新收复的地方,难免有人趁乱惹是生非,这几个月里,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事情,山东有些地方上的县令到了地方上,说了话根本没有人听,事情很难做。”
      “地方上的衙门没有建起来,其他类似于春耕,还有清查田地这些事情,就更是千难万难了。”
      张简长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如果不是户部派人过来,帮忙清查分配田地,我恐怕现在都脱不开身。”
      说着,他看向陈裕,微微低头道:“府尊也做过地方官,比我更清楚地方上这些弯弯绕绕,再加上前期非常缺人,我都不知道我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陈裕任江都知府的时候,张简在江都做过一任江都县令,两个人是上下级关系,这会儿重提旧称,也是对陈裕表达尊敬。
      说到这里,张简长叹了一口气:“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三年之内,朝廷对山东百姓免赋税,这一点让地方衙门的建立,难度小上很多。”
      “如果还要替朝廷收税,那这差事,就是真的办不了了。”
      听到这里,程廷知眼睛一动,看向沈毅,问道:“子恒,河南免三年赋税吗?”
      沈毅眨了眨眼睛。
      他还真不知道。
      朝廷上一次给出的文书上,写明了淮北已经收复的土地,免赋税三年,但是那会儿河南还没有打下来……
      他摸着下巴想了想,开口道:“这个,就不要再上书过问朝廷了,免得中书几位宰相反口不认,我的意见是,按照免税去办。”